法器又称为佛器、道器、佛具、法具或道具。就内义而言,凡是在宗教寺院内,用于祈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宗教事务的器具,或是宗教徒所携带的念珠,乃至锡杖等修行用的资具,都可称之为法器。就广义而言,凡是修行之人所用的器具或具有一些特殊功效的器具都可称为法器。佛教法器分別是:鼓、木魚、引磬、大磬、鉿子、铛子等等。法器的功能主要是報時集眾、警策精進,除此之外,也是一種伎樂供養,道場的莊嚴。
铛子
铛、铪是佛教唱诵偈赞时的重要呗器,都是用铜片制成的。两者配合板眼,控制节奏,用来“伎乐供养”。铛子的形状如一只圆盘,直径大约有四、五寸,四边留有小孔,用细绳把它梆在圆形或方形的边框上,而后用铛椎敲击它,铛子在不敲时,铛子与铛椎一起拿在左手,铛椎夹在铛子反面外,右手抱住平胸,铛子齐口,敲击铛子时,左手握铛,右手执椎,铛子照面,称为“照面铛子”,执椎是用大拇指、食指、中指执住而击之。
引磬
磬,起源于我国古代,在很早时期,便成为重要的乐器,当时的磬是用玉料或石料琢磨而成的。根据(文献通考) 考证,我国在南齐时代才有铁造的磬,到了梁代才有铜制的磬。初期使用玉料和石料所造的“磬”,是把石头磨成石片,形状如“矩”中间折曲,两端低垂。古代“磬”的种类很多,有玉磬、铁扁磬、铜磬等,每一种磬都是利用一枚到十六枚的石片或铁片组合而成,这是由于利用石片或铁片的长短厚薄的差异,而发出不同的音律。
在印度佛教僧团中,各种发音法器都统称为“犍椎”,所以,这是将中国原有的磬引进佛教中,成为“犍椎”的一种。从南北朝到唐代,寺院中使用的磬还是中国传统的扁磬。而现代寺院中所使用的圆磬,大约是在五代至北宋年间出现的。佛教的“磬”大致有圆磬(即大磬)、扁磬、小手磬(即引磬)三种。
木鱼
古代的木鱼又称木鱼鼓、鱼鼓或鱼板,其形状、用法均与后世不同。在《敕修百丈清规》卷八《法器章》木鱼条中说:“斋粥二时长击二通,普请僧众长击一通,普请行者二通。”由此可知,古代的木鱼主要用来作为集合僧众的讯号。
至于为何而做鱼形,《释氏要览》中说:“今寺院木鱼者,盖古人不可以木朴击之,故创鱼像也。又必取张华相鱼之名,或取鲸鱼一击蒲牢为之大鸣也。”《敕修百丈清规》中说,作鱼形是昼夜精进义:“相传云,鱼昼夜常醒,刻木像形击之,所以警昏惰也。” 关于木鱼的起源,日本•成寻在《参天台五台山记》卷三《宋神宗熙宁五年八月八日》条中记载:“实性院本名清泰寺,中有傅大士像供人礼拜烧香。院主长老谓诸寺打木鱼鼓召集行者,乃源于傅大士。往昔,大士觅头陀于嵩山时尝打鱼鼓,头陀即应鼓声而来。其后,天下大小寺院以木鱼鼓集合大众。”
也有认为木鱼是隋代沙门志林所造,史料并无记载。此外《增修教苑清规》卷下《法器门》木鱼条又有另一个传说:有一名僧人违犯其师教诲,毁坛戒法,不但堕入鱼身受恶报,而且背上还长了一棵树,风涛摇摆时,皮肉更加苦痛。其师渡海时,大鱼遂作巨风浪而说:“往昔你不教导我,以致令我堕鱼报,今欲报此怨。”其师问他:“汝名什么?”鱼回答后,其师令忏悔,又为其设水陆追拔法会。后于夜梦间,大鱼自称已脱鱼身,可将其背上之树木供养寺众,以亲近三宝。其师后果然见到鱼尸背之大树,即刻成鱼形,悬挂警众。
关于木鱼的由来,也有另一个传说。玄奘大师的《指归曲》中记载:玄奘大师白天竺归,途经蜀道时,巧遇一长者。此长者丧妻,有儿甫三岁,其后母恶之,趁长者出猎时,从楼上将孩儿掷入水中。长者哀其子故,为其设斋供僧。此时适遇玄奘大师到来,长者欢喜迎请第一座,然而玄奘大师却不食。并告诉长者:“我长途跋涉,非常疲劳,希望能得鱼肉吃之。”在场者闻言皆大惊,长者欲出买鱼,玄奘又嘱咐他:“一定要大鱼才好。”长者于是买回一条大鱼,才割开鱼腹,就见到自己的孩儿在鱼腹中啼哭:所没之儿啼在鱼腹中,长者大欣欢。玄奘大师说:“这是此儿夙世持不杀戒之果教,所以现今虽被鱼吞,却得不死。”长者问:“如何报鱼恩?”玄奘大师告曰:“以木雕成鱼形,悬之于佛寺,于斋时击之,可以报鱼德。”即今之木鱼是也。
至于现今诵经、礼佛时所使用,头尾相接的团圆形木鱼,可能是明代的产物。明•王析《三才图会》中说:“木鱼,刻木为鱼形,空其中,敲之有声。(.中略)今释氏之赞、梵呗皆用之。”并绘图说明。《禅林象器笺•呗器门》也说:“按图会木鱼图,鱼头尾自相接,其形团栾。今清国僧称木鱼者,作龙二首一身,鳞背两口相接,衔一枚珠之形,亦空肚团栾。盖与图会木鱼同,讽唱时专敲之以成节。”其中所谓改鱼身作龙头,可能是取《群籍一览》卷上所载《刘斧摭遗》所谓“鱼可化龙,凡可人圣”之义。
一般,木鱼都是横穿腹部中央,作中空的团栾形,头部、鳞甲、龙珠等多隈以黑漆,押上金箔,其他部分则涂以朱红;安于小布团上,以包皮的木槌敲击腹部中央。至于体积大小,普通是径一尺乃至六尺,较小的则有三寸乃至五寸等。 木鱼又称鱼鼓,在《雪峰存禅师录》中有一首《咏鱼鼓颂》,对木鱼有生动的描述:“我暂作鱼鼓,悬头为众苦,师僧吃荼饭,拈槌打我肚。身虽披鳞甲,心中一物无,鸬鹚横溪望,我誓不入湖。”又说:“可怜鱼鼓子,天生从地养,粥饭不能飧,空肚作声响。时时惊僧睡,懒者烦恼长,住持闹喧喧,不如打游漾。”此中将木鱼警策大众的意味,以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
铪子
铪子古代称为铙钹(naobo),也叫铜钹、铜钵、铜盘。法会唱赞时,与铛子配合板眼敲打。铪子不敲时两片合拢,敲打时六指托之,放于胸前,所以又称“平胸铪子”。铪子由响铜制成,呈圆盘形,中央部分隆起一圆,此圆之中心穿有小孔,孔内附有一纽,或系一布条,使用时,以两手各持一面铜盘,互相撞击鸣奏。铪子在不敲时两片合龙,两手执持平胸,用两大拇指与两食指压在铪子边沿上面,其余六指托住它,称为“平胸铪子”。打铪子时,左手仰托一片。右手覆提一片。上钶边与下钶边相差数分。这样敲叩声音比较响亮。铪子古代称为“铙钹”,但是铙与钹原为两种不同之乐器。后来混称为铙钹。
钟
“钟”是寺院中的重要法器,在许多名刹古寺里,高大的钟楼,增添了寺院的威严。而圆润洪亮,深沉清远的钟声,也被注入了“惊醒世间名利客,唤回苦海迷路人”的殊胜含义。寺院的钟依其用途分为梵钟与唤钟两种,悬挂于钟楼上,用于召集大众,或做朝夕报时之用。 “梵钟”又称大钟、洪钟、鲸钟等。因为它在撞响的时候,能够清净梵刹,使人们涤除杂念内心安定祥和,所以称为梵钟。又因声响洪亮致远,所以称为“洪钟”。 至于它又被称为鲸钟,则是因为在佛经中记载:“在海边有一种动物叫蒲牢,它在遇见鲸的时候,常常会害怕地发出像钟一样的叫声,因此人们就将蒲牢的形状铸在钟身上,把撞槌做成鱼形。由于蒲牢是遇见鲸才发出叫声的,就用鲸来为钟命名。”以此来警示大众:“无常迅速,当勤精进,慎勿放逸。” 钟是佛教寺院里的号令, 无论是召集僧人上殿、诵经做功课,还是日常的起床、睡觉、吃饭等无不以钟为号。清晨的钟声是先急后缓,警醒大家,长夜已过,勿再放逸沉睡,要早起抓紧时间修持;而夜晚的钟声是先缓后急,提醒修行人觉昏衢,疏冥昧。寺院一天的作息,是始于钟声,止于钟声。
大鼓
鼓是民间常见的打击乐器。世界各地鼓的种类、形状和称呼有很多,用于各种场合和仪式之中,如战场、殿堂、庙宇、舞台等等,具有警示、鼓舞、激励、欢庆等等许多作用。而鼓在佛教寺院里,也是最具标志性的礼拜法器,也有着报时、集众、庆典和赞诵等等的作用。
鼓是怎么引进佛教中的呢?
据传,有一次佛陀召集僧众,人虽然来的很多,但却先后不一,不能准时到达。于是佛陀就说,应该击打犍椎也就是木钟来通知众人。可是由于人多声杂,大家仍然听不见击打犍椎的声音。佛陀就又说,那就应该敲击大鼓。大鼓声重传远,这样一来,僧众们就能按时到达了。这样,鼓就加入了佛家的生活之中,无论什么活动,都是要击鼓为令的。特别是在早起和夜寝时,规定以钟鼓声作为号令,统一时间,统一行动,这就有了“晨钟暮鼓”的成语。
鼓的定制
最初,佛教中使用的鼓和民间俗众所使用的鼓,并没有什么区别。可是,佛陀发现,比丘们使用的鼓有许多是金、银、玉石制作的,这显然与佛教的修行精神不相符合,于是就指示僧众们,佛教中的鼓“应用铜、铁、瓦、木,以皮冠之”。因此,佛教中的鼓基本都是木制的,铜鼓或瓦鼓也是很少见的。 现在佛教寺院中使用的鼓,大多是矮桶形状的。大型的鼓一般都悬挂在专门建造的鼓楼之中,或大雄宝殿的廊檐下面;中、小型的鼓,则放置在专门的鼓架上;更小的鼓如手鼓就是用手捧持敲打了。
在中国的佛教寺院中,鼓楼的建造是有规范的。在山门殿和天王殿之间的院内,建造钟、鼓二楼,位于东面的是钟楼,位于西面的是鼓楼,这就是“东钟西鼓”或“左钟右鼓”(以从天王殿面向山门为基准)。大鼓就悬挂于鼓楼之中,配合著钟楼的钟声,依律敲击。 鼓的种类在中国佛教寺院中,鼓的种类是非常多的。《百丈清规》中所列举的有法鼓、茶鼓、斋鼓、晓鼓、昏鼓、更鼓、浴鼓等等。
法鼓是寺院中最重要的用鼓,佛经中说:“法鼓:凡住持上堂,小参,普说,入室,并击之。”有时候也在各种法会开始之前,用来召集僧众。在禅宗寺院中,法鼓一般设立在法堂的东北角。如果寺院中没有法堂,则应设立在大殿的东北角。
茶鼓是召集僧众用茶,或在祖师忌日献茶汤而举礼之时敲击的。茶鼓的敲击方法是长击一声,煞声一下,茶礼结束之后,再击三下。茶鼓由侍司主敲。在禅宗寺院中,茶鼓一般设立在法堂的西北角,没有法堂的寺院,则应把它设立于大殿的西北角。
斋鼓是在僧众们午斋时敲击的,一般悬挂于库司门前,由库司主敲。敲击方法是紧击三通。更鼓在中国民间早就存在,后来被引进寺院之中。更鼓是夜间报时用的,一夜有五更,逐更依次敲击。更鼓也是由库司来主敲的。浴鼓是通知僧众们入浴时敲击的,敲击的方法是先缓后急,最后猛击一槌,嘎然而止。浴鼓由知浴来敲击。根据寺院清规,原来是按照僧众、行者、住持、知事的次序先后入浴,后来就改为按照住持、僧众、行者和其余人的次序先后入浴了。
鼓还有赞诵功用
佛教中的鼓,除了有集众的功用以外,后来又被用来参加各种佛事赞诵唱念活动,配合其他乐器来演奏佛乐,以作为“伎乐供养,庄严道场”。这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手鼓。手鼓有规定的拿法和敲法。在不敲击时,手鼓须用两手捧持,鼓槌放在外边,用两个食指和两个中指托住,两个大拇指夹在鼓的内侧,两个无名指和曲个小指环拢鼓身,这种捧法就叫做“捧月下鼓”。当手鼓需要敲击时,就用左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托住鼓,用右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执住鼓槌,向内敲击。
磬
佛教的磬大致有圓磬(大磬),匾磬,小手磬(引磬)等三數種。 圓磬,有如缽狀,多用銅鐵等金屬所造,大者徑約二、三尺,高不足二、三尺,小者徑約半尺,高不足半尺。念誦所鳴,維那主之。凡主持或尊宿施護等禮佛,皆鳴三下。 匾磬,石造的,形似雲板,懸方丈廊外,有客見主持,知客鳴三下。 小手磬,如桃大,底有竅,貫緒,連縛小手枝為柄,以小鐵桴(fu)(槌)擊之,名為引磬,蓋因導引眾故名,現今的引磬,已改用木柄,貫以銅線。有柄用手可舉,禮佛誦請,皆鳴之,為起止之節。
磬的作用
磬是犍椎中的主腦,在寺僧集體行動時,由維那或悅眾用它指揮大眾的進退起止,號令贊誦。 在大寺院,大叢林裡,維那管用大磬,悅眾持用引磬。上殿時:悅眾一人或數人,站在維那(一人)身後,悅眾等於是維那的部屬。維那起腔,悅眾接腔;維那轉腔,悅眾跟腔。他們必須聲聲響朗、字正腔圓,以防大眾高低失准,參差不齊。 大磬的敲用,多半是【起腔、收腔、合掌、放掌】、以及佛號等處。引磬的敲用,多半是【問訊、轉身、禮拜】、以及其他動作的場合—如晚課蒙山施食時,行者的動作等。大磬大抵用於指揮腔調,引磬則用於指揮動作,大磬並有振作心神的作用, 引磬在不敲鐺鉿鈴鼓時,在必要時配合木魚作為敲打板眼之用。
十善
不殺生 : 不殺生者,謂不害一切物命,即是止殺之善。既不殺已,當行放生之善也。
不偷盜 : 不偷盜者,謂不竊取他人財物,即是止盜之善。既不盜已,當行布施之善也。
不邪淫 : 不邪淫者,謂不行邪淫慾事,即是止淫之善。既不邪淫,當行清凈梵行之善也。
不妄語 : 不妄語者,謂不起虛言,誑惑他人,即是止妄語之善。既不妄語,當行實語之善也。
不兩舌 : 不兩舌者,謂不向兩邊,說是談非,令他斗諍,即是止兩舌之善。既不兩舌,當行和合利益之善也。
不惡口 : 不惡口者,謂不發粗獷惡言,罵辱他人,即是止惡口之善。既不惡口,當行柔和軟語之善也。
不綺語 : 不綺語者,謂不莊飾華麗之言,令人樂聞,即是止綺語之善。既不綺語,當行質直正言之善也。
不貪慾 : 不貪慾者,謂不貪著情慾塵境,即是止貪之善。既不貪慾,當行清凈梵行之善也。
不嗔恚 : 不嗔恚者,謂不生忿怒之心,嗔恨於人,即是止嗔之善。既不嗔恚,當行慈忍之善也。
不邪見 : 不邪見者,謂不偏邪異見,執非為是,即是止邪見之善。既不邪見,當行正信正見之善也。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