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12/08/2018 环保

By Sunday Molino - August 27, 2018

 佛教与环保
早在2500多年前,佛陀就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因此在一些出家戒律中规定:不得染污净水净地,不可挖地割草,有条件的情况下适当种树等等。所以,佛陀不但要求我们保护动物,而且还提倡保护环境。

自古以来,佛教与大自然就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比如,佛教很多寺院都建于幽静的青山绿水间,令人一进去就感到特别清净、放松,一颗疲惫不堪的心能得以休息。还有,从释迦牟尼佛的一生来看:他降生于蓝毗尼园的无忧树下,六年苦行于尼连禅河畔的树下,成道于金刚座的菩提树下,初转法轮于鹿野苑的林中,涅槃于娑罗双树下。所以,佛陀从最初降生到最后涅槃,全部都与大自然有关。正因为这样的缘起,印度、藏地、汉地的历代高僧大德,大多都在特别寂静的森林中或山洞里。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保护日,环境保护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全人类的高度重视,因为环境污染正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然而破坏环境及生态平衡的根本原因却是我们自己。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提出种种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是却没有真正解决人类自身的错误认识和价值取向。

佛教本身即具有很高的环保价值,生活节俭及素食、放生、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等活动中。佛教的环保实践,不仅有利于佛教徒的自我完善,有利于祥和社会、服务人群,同时也昭示出全球生态保护的根本出路,即从我做起,提高认识,人人参与。

放生
1. 环境是维持我们世界和谐的重要基础,破坏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就等于毁灭人类自身。大自然被看作是佛性的显现,万物都有自身的价值。

2. 戒杀放生的思想来自佛教戒律,其内涵是众生平等。一切生物都有其生存的权利,人类应设身处地为它们着想,维护它们的生存空间。

3. “平等性”价值取向的意义是尊重一切生命,爱惜一切生命。在众生平等无有差别的前提下,应该以慈悲心去对待周遭万物,爱惜一切生命,尊重一切生命的生存权。

4. 放生活动同时具有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素食 
1. 素食的根本目的是在生活中培养人的慈悲佛性,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强调众生平等,反对任意伤害生命,因而提倡素食。

2.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没有什么能够比素食更能改善人的健康和增加人在地球上的生存机会了。

 生活环保 
1. 生活环保是当代佛教服务社会的另一重要方式。以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为指南,将环保理意融入大家的日常生活,以宗教的愿力落实环保。

2. 在日常生活中应提倡不使用一次性快餐容器,减少使用化学类洗洁剂,实行垃圾分类。提倡无污染饮食、绿色食品,动员信徒参加资源回收、净滩、净山、植树、节水等活动。

3. 节约是环保的重要方式之一,应大力提倡节约,从身边的件件小事着手,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不浪费粮食。让节约的思想深入人心,落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

4. 地球自然有内在的价值,不是人类的财产而是一个有机共同体,是生命的单元。地球不属于我们,相反,我们属于地球。

5. 佛教的环保意识以人类为中心的窠臼,向生命中心乃至生态中心的环境地迈进,从而将人类的道德关怀从人类自身扩展到多种生物甚至是整个自然界。环保理念的落实,还须从家庭环保、社区环保等做起。


减少使用 (Reduce), 物尽其用 (Reuse), 循环再造(Recycle) 
善用地球資源,從减少垃圾量(Reduce)開始,然後再物尽其用(Reuse),再來就是循環使用(Recycle),身為地球公民的我們,人人有责。

  • Share:

You Might Also Like

0 comments